顺应天时:汲取宇宙能量的养生之道

2025年6月27日

天地运转自有其韵律,四时更迭皆蕴藏深意。中医的养生智慧,正是循着这古老而精妙的节拍,在时光流转中寻得生命绵延不息的钥匙——顺应天时,便是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的大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先民早已深谙昼夜之律。清晨阳气萌动,当如草木伸展枝叶,舒展筋骨,让气血随晨光一同升腾。古传的“平旦导引术”,不过几式简单动作,却足以唤醒沉睡的经络,令周身舒泰。午时心经当令,片刻小憩宛如为心神注入清泉,滋养神气。而夜幕降临,则需收敛心神,温水沐足,让奔波一日的气血归于平静。昼夜是天地最基础的呼吸,效法这节奏,便是为生命之舟校准了航向。

四季的画卷徐徐展开,每一帧皆有其养生箴言。春雷惊动万物,天地阳气勃发。此时最宜宽衣缓行于晨光之中,让沉睡的生机在体内复苏。古人所谓“披发缓形”,正是助阳气疏泄通达。饮食上,辛温发散之味如嫩韭、春芽,如春风拂过脏腑,驱散冬日沉积的寒意。盛夏骄阳似火,心气最旺,却易耗散。此时静心安神为上,饮食宜甘淡清润。一碗莲子羹,几片鲜藕,便如清泉流过心田,消解烦热。秋日天高气爽,肺气当令,亦是收敛之始。登高望远,吸纳清气,肺叶得以舒展。适当食用些甘润柔缓之物,如秋梨、银耳,如细雨浸润肺金,调和其肃降收敛之功。寒冬万物潜藏,人体阳气亦深伏于内。此时保暖固护肾阳为要,如同为生命之火添薪加柴。早卧晚起,静待日光,饮食宜温补,一碗热粥,几颗暖身的坚果,皆是寒冬里守护元气的无声壁垒。更有智者,在节气转换的微妙时刻,如春分秋分,调整身心饮食,让身体在阴阳平衡点上安然过渡。

古来养生典籍中,更有精微之论,将一年细化为七十二候,每一候皆有独特的物候征象与养生要点。惊蛰三候,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天地阳气升腾愈发显著。此时若能于清晨面对初绽桃花,徐徐吐纳,仿佛能将花木初萌的勃勃生机纳入胸中。处暑时节,天地肃杀之气渐起,鹰感其气而搏击长空,此时收敛心神,适度练习一些舒缓内敛的功法,可助肺气清肃。此等细微体察与融入,令人如草木般感知着宇宙气息的每一丝脉动,在万物生灭的宏大节奏里安顿身心。

顺应天时,绝非刻板地对照日历行事,而是培养一种对自然变化的精微觉知。晨起推开窗扉,感受风的气息是温是凉;静夜仰望星空,体察月光的清辉是柔是朗。这份觉知,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依然能谛听身体深处的声音,寻得与天地共鸣的频率。

天地是宏大的药房,四时便是那无声的处方。当我们的生命脉动与宇宙呼吸同频共振,便是在岁月长河中为自己寻得一方最深的安宁与最旺的生机。天地之间,人不过微尘,然微尘若能与大道同频,便足以在时光的河流中汲取无穷力量,成就那份源自宇宙深处的健朗与安详——此乃顺应天时者,终得天地之厚养。

来源(本文由AI助手生成) 作者(本文由AI助手生成)

酒泉大得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www.jqdade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