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冷门”的儿童用药,路在何方?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6-5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随着2020年一季报的相继披露,儿童药企的一季报也公布完毕。但是成绩不甚理想,仅有2家公司的利润上升——山大华特和江中药业。其中山大华特一季报营收较上年基本持平,为3.24亿元,利润同比上涨140.32%,达1.1亿元。江中药业营收虽然出现小幅下滑,但是利润同比上涨超4个百分点,达1.61亿元。

据了解,我国制药企业总计约6000家,但是专门的儿童药企才仅有十几家,具有儿药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也不过30家。不仅如此,我国已批准的药品注册文号大概有18万条,其中儿童专用药品注册文号却仅有3000多条。这与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颇为不符。为何我国的儿童药品市场颇显冷清?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机会又在哪里?

儿童用药市场发展困难重重

儿药市场虽然看起来不小,且利润丰厚,但是由于消费人群的特殊性,对药品的安全性要求格外高,工艺流程也比较复杂,很多药企并不敢轻易介入,而且这还是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儿童基数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明显增长的前提下。

目前我国儿药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业内人士表示儿童用药品种短缺、剂型少的问题其实是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将成人用药减半给孩子服用,“孩子用药基本靠掰”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我国每年大概有3万名儿童因为用药不当导致耳聋。此外,药企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的设计也并未让消费者满意。“感觉现在的药企在设计药品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用药的便利性、舒适性,没有感受到儿药企业对儿童群体的细心呵护。”孩子今年2岁的周静(化名)说道。不仅如此,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药物的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年人的2倍;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为24.4%,近乎为成年人的4倍。

一眼看去,我国的儿药市场显得十分“稚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目前我国在儿药市场的研发投入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我们可以从儿药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中略知一二。

葵花药业主要依托小葵花儿童药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其研发费用为1448.74万元,占营收比为1.56%,销售费用则达2.21亿元,销售费用高达研发费用的15倍多;济川药业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儿童感冒中成药中占据了三成份额,可以说是小儿感冒中成药的领头雁,2020年第一季度其研发费用为5482.62万元,占营收比为2.75%,销售费用则达1亿元;山大华特主打产品为维生素补充剂,实控人为山东大学,2020年第一季度其研发费用为1289.92万元,占营收比为4.33%,销售费用则为6930.66万元。可见,“重营销,轻研发”这一现象在儿童用药市场依旧存在。此外,儿药的临床试验受试者少,成本高,其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要长于普通新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而且随着儿药市场机构的调整,即向高端用药市场的扩张,我国儿童药企在研发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1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