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带量采购改革红利源于对300万医药代表的“围剿”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4-19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江滨在对企业的调研和访谈中还发现,企业对于带量代购的“表达”非理性,但行为是理性的,之前市场有担忧企业降价没钱做研发了,但实际上大型药企立项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左右,未来应继续增强注册环节信息的透明度,完善创新药物市场准入政策体系,引导企业理性研发行为。

詹积富认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还需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的药械采购、配送、结算一体化平台,内含采购系统、结算支付系统、监管系统,实行全国统一的最高销售限价和医保支付价(标准),使其成为具有大数据、大容量、大平台和高效监管的采购平台。

“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医保局手中就有了‘撒手锏’。”詹积富说,任何生产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如果敢贿赂医生,贿赂院长,那么该厂家的药品耗材就不上了全国的统一平台。

此外,这个平台还能确定药品耗材全国最高销售限价,确定药品耗材让不让进全国医保目录,以及确定全国药品耗材医保支付结算价(支付标准)。

完善医院医生利益补偿机制

詹积富认为,这么多年药品耗材的价格没有办法实现市场主导,越改越贵,根本原因是几万家医院是药品采购权的实际控制者,但它们不是埋单者。点菜者和埋单者的责任不一致是市场价格机制在医药领域“英雄没有用武之地”的根本原因。

詹积富表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要通过改革让医院、医生和老百姓站在竞争的同一端,与站在另一端的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医药企业竞争,这才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竞争格局。

詹积富认为,要用“腾笼换鸟”式动态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与医务人员技术劳动有关的医疗服务项目,降低检查检验项目费用,优化医疗机构收入结构,提升医疗收入“含金量”,提高医务人员的合法阳光收入。

福建三明所建立的“超支自负、结余留用”机制,明确医疗机构是药品采购的主体,鼓励医疗机构以医联体、医疗集团、采购联合体或以片区为单位进行联合采购,降低药品耗材采购成本收益归医院,调动医院主动降低药品采购价格的积极性和主动遏制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积极性。

三明市医改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药品耗材7年累计节约了73.6亿元的红利,其去向包括:医保基金和老百姓得利55.25亿元,医疗机构比改革前的运行模式还增加得利18.35亿元。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江滨认为,“4+7”集采试点工作中,结余留用及各类改革奖补金是补偿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过渡性办法,“腾笼换鸟”、医药价格联动才是长效机制,三明通过其改革实践,走出了一条路,是个活样本,值得学习和借鉴。

詹积富说,市场竞争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手段。现在的医院不是真正意义上药品采购的市场主体,只是取代了老百姓的药品采购权而已。医院拥有对患者用药的绝对话语权和采购决定权,还可以价格高低作为基数按比例拿促销回扣,却又不要花自己的钱,因此本质上是一种既强买又强卖的销售代理人。

1234

上篇:

下篇: